莲都林业践行“两山”理念 点绿成金促共富
发布日期:2025- 08- 19 信息来源: 省林业局 浏览次数: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自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之江大地播下种子,在丽水莲都这片森林覆盖率高达69.23%的生态沃土上,便开启了从“守护一片绿”到“点绿成万金”的生动实践。莲都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为底色,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精心培育绿色富民产业,绘就了一幅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从2004年的52.5万亩提升到99.83万亩,累计发放生态补偿金4.2亿元,惠及3.82万农户。2024年林业总产值57.40亿元,同比增长12.8%,广袤林海真正成为莲都林农的“绿色银行”。

  近日,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成果入选大阪世博会“两山”理念浙江实践案例。作为镶嵌于瓯江之畔、全省连片面积最大的河流湿地,九龙湿地的蝶变历程,正是莲都区矢志守护绿水青山、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的生动实践。

  水安全保障显成效,生态栖息地环境大改善。九龙湿地修复工程实施后,湿地范围内防洪抗冲能力有效增强,枯水期生态基流保证率达100%,水体流动性提升,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显著改善。湿地水质持续向好,基本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为多种珍稀保护鸟类、爬行动物及昆虫(如萤火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

  生态质量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重的原则,对九龙湿地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严格保护与科学管理,为各类生物营造了优良的栖息环境和繁衍生息条件,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监测发现湿地内植物421种、鸟类227种、两栖爬行类21种、昆虫447种,新增发现鸟类记录25种,昆虫及无脊椎动物百种以上,其中4种全球新物种昆虫,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彩鹮(huán)、中华秋沙鸭、黄胸鹀(w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3种。

  融合辐射日益深入,生物多样性红利持续释放。紧扣生物多样性资源,抓住机遇孵化生态产品,植入骑行车、游船、露营体验基地等业态,开展赏萤季、春日活动、摄影节、森林音乐会等活动,近三年来,年带动周边地区文化旅游人次近200万人。引导原周边村庄居民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累计聘用100余名原住居民任职湿地巡护、绿化养护、保洁等岗位,年均助农增收近370万元。

(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