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丽水市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进一步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正式签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年突破行动“重点事”年度攻坚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事”落地见效,进一步激发林业改革发展活力,加快重塑林业产业为富民强市重要支柱,现就做好十方面举措进一步推进2025年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1.推动林长领办破难。各县(市、区)林长围绕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林业产业全链发展、森林生态价值转化等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至少选取1项列入林长领办重难点任务清单开展重点攻坚,落实巡林督查、专题会议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林长领办重难点事项销号办结率达100%。
2.创新“一股份两平台”机制。规范化搭建运行村级林业股份合作社和县级林权收储担保平台、市级林权市场交易平台,引导林农以林地经营权入股村级林业股份合作社,依托9县(市、区)两山公司等国资平台流转收储,上架至林权市场交易平台竞价交易。积极向上争取列入林权市场交易平台省级林改试点。鼓励各县(市、区)配套出台林地连片流转激励政策。
3.探索林业标准地建设。优选连片流转林地,结合林业功能定位、经营方式和市场需求,探索建立规模化经营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用地和必要的建设用地等“三块地”建设标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精准分类供给路、水、电、用房等设施,提升林业用地生产和配置效率,为经营主体提供“拎包入住”服务。年度建设林业标准地1万亩以上,各县(市、区)建设林业标准地不少于1000亩,重点在松阳探索推进“江南药谷”一二三产融合的林业标准地建设提升工作。
4.创新共享林事服务模式。推行共享林事服务改革,为林农林企提供林机租赁、技术培训、产品采运加工等综合普惠服务,搭建数字平台,形成“线上下单、线下服务”订单机制,推动年服务面积达6万亩以上,降低近3成劳动成本。年度完成遂昌省级共享林事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总结试点经验并全市推广,继续在青田、庆元等地布局建设林事服务中心。
5.撬动资本上山入林。用好专项债、国储林、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集成整合林业资源,谋划争取政府性投资项目,推进实施6个10亿级在建林业大项目,新争取10亿级专项债项目3个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国储林项目1个,新争取资金30亿元以上,年度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大力开展林业产业招商引资,签约10亿级林业产业重大项目2个以上。
6.加快本地毛竹下山。在龙泉、庆元、遂昌、景宁等全省竹产业重点县,加快建设“竹林道+竹木材物理分解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成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四级加工体系,重点建设集蒸煮、烘干、碳化于一体的初加工小微园,填补竹产业初加工链条。年内投入运营遂昌竹产业共富园区,推动新建龙泉、庆元、景宁初加工小微园,新改建竹林道路100公里以上,新增竹木材物理分解点10家,带动本地毛竹利用率从43%提升至60%。
7.加快油茶项目建设。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中央油茶奖补项目,建立全周期管理机制,带动完善油茶种植、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体系,建设油茶高标准基地12.3万亩,其中,油茶新造5.5万亩,低产林改造6.8万亩。鼓励国企介入油茶全产业链发展,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
8.创新打造共富园区和共富工坊。支持各县(市、区)打造“一县一特色”的林业共富园区,推进建设缙云大洋省级林业产业共富园区试点,庆元、龙泉、遂昌、景宁竹产业共富园区,青田油茶产业共富园区,莲都、云和、松阳林下经济共富园区。重点建设笋竹、油茶、香榧、林下中药材、箬叶、苔藓、林旅融合等7大类型的共富工坊100家以上。
9.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广林地流转收益“一年一兑现”模式,结合国储林、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经营性项目,探索林地打包入股、林农共享收益分红的合作机制,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带动农户流转收益、就业增收合计8000万元以上。推行“公司(共富园区)+基地(共富工坊)+村集体+农户”的“订单林业”机制,创建林下经济增收帮扶村63个。
10.扎实推进生态产品认证和林业碳汇工作。率先全国开展生态产品认证探索,创新应用“‘天眼守望’数字初审+专家委员会终审”的生态产品认定方式,年内完成认定并发布三叶青、深炭重组竹地板、老树山茶油等3个森林生态产品。遴选9县(市、区)和国家公园范围内各2个共计20个最具代表性的生态产品,开展《丽水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2025年版)》编制。丰富自愿减排应用场景,迭代应用“一起碳中和”个人买碳小程序,组织开展自愿减排交易进机关、进会议、进活动、进景区、进企业“五进”推广活动,创新应用“碳汇代偿生态损害责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