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丰硕
发布日期:2024- 08- 22 信息来源: 省林业局 浏览次数:

种业是林业的“芯片”,林草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林草种质资源是林草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维护国家物种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莲都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从2023年6月开始至2024年5月结束。主要利用样线、样点和优良林分、优良单株、标准地调查等方法,系统开展了莲都区野生、栽培、古树名木和重要树种关键节点群体样方等林草种质资源调查,覆盖全市15个乡镇(街道)和1个林场。完成样线调查26条,登记物种信息2623条,登记物种730种,省重点树种156种。普查古树名木167株,古树群2个,调查优良林分8个,关键节点群体样方5个,获得优良单株种质资源208份,依托浙江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系统,建立莲都区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数字化信息库。历经1年时间的全面普查,莲都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有哪些成果呢?

一是收集用材类树种资源:莲都区用材类的树种资源丰富,例如南方红豆杉、榧树、黄檀、黄山松、榉树、枫香、水青冈、亮叶桦、苦槠、甜槠、钩椎、红楠、青冈、木荷等,对于这些具有较高经济潜力价值的用材类树种资源,可通过对优良种质的收集,建立资源收集圃和繁殖圃,进一步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树种,为优良种质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奠定基础。

二是挖掘木本油料树种资源:油茶在莲都区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广泛的分布,莲都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适合油茶的生长发育,因此也被称为“浙南油库”。莲都区内广泛分布的油茶资源对于油茶的选优选育有着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油茶优良性状的进一步挖掘和培育,能培育出新一代高质高产的油茶品种。其他木本油料树种资源还包括黄莲木、油桐、木油桐、华东野核桃、乌桕、榧树等。

三是提供木本药用植物优质资源:调查发现多种木本药材树种,其中裸子植物有银杏、金钱松、罗汉松、三尖杉、粗榧、南方红豆杉等。三尖杉对治疗白血病、肺癌、血癌等疾病都有着特殊的疗效,但三尖杉植株被过度砍伐,加之雌雄异株,结实量小,使得三尖杉的野生资源数量稀少,本次调查发现莲都区有着少量分布。被子植物中有厚朴、构树、无花果、皂荚、青钱柳、香果树等,其中皂荚对降低血脂和预防多种心脏病都有着不错的作用。莲都区作为这些木本药用植物的自然分布区,可以大力挖掘有潜力的木本药用植物,为莲都区的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四是发现多种彩色森林植物资源:莲都区有着丰富的彩叶树种资源和开花植物。彩叶树种有银杏、无患子、乌桕、枫香树、响叶杨等,调查中还发现一株颜色变异的灯台树。开花植株有马银花、荷花玉兰、深山含笑、米槠、苦槠、白花泡桐等,在峰源乡赛坑中,发现多株花色特异的马银花、白花泡桐以及开花量大的鹿角杜鹃和秋季开花的满山红等,这对观赏植物的选育具有极大的意义。

五是调查古树名木资源:根据2017年的古树名木资料,莲都区有2156株挂牌古树资源,分属28科52属66种。本次普查对莲都区现有古树进行筛选和实地调查,共调查散生古树162株,古树群2个34株,获得优良单株96份,涉及树种42种。数量较多的为榧树、南方红豆杉、枫香等,其中位于碧湖镇资福村资溪寺的千年古樟树,胸径围达306cm,冠幅50m,树高25m,长势雄伟。

古树资源本身就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结果,具有抗病、抗逆以及特殊的优良性状,是开展林木半同胞家系选择和无性系利用的优异林草种质资源。可通过建立南酸枣、甜槠、钩锥等重点树种优良林分种质资源保护小区和华东黄杉、九龙山榧、伯乐树等濒危物种自然保护小区,优质散生古树种质资源和莲都区特色珍稀物种资源设立原地保护点进行重点保护,进一步提高林木种质资源的评价、保存和应用水平,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此次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莲都区重要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掌握种质资源现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挖掘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为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育种和种苗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