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之美誉,是浙江典型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 78.36%。近年来,缙云县深入挖掘林业资源,以丰富竹林资源为切入点,推动竹林经济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盘活沉睡竹林
为破解毛竹下山难题,缙云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毛竹高效经营3万亩,建成林道网络300公里,覆盖竹林6万亩,每年为林农节省笋竹采运成本500万元。同时,林间作业道还保障了林下中药材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为后期开发采摘游等农旅融合项目打下基础。
为提高林农生产经营毛竹积极性,缙云县采取“政府扶持+村集体自筹”模式,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业主,在重点乡镇建设毛竹初级分解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目前,已建成毛竹初级分解点5家,原竹收购价格上涨至每百斤28元。
同时,缙云县出台林地流转政策,鼓励闲置、抛荒的竹林向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流转,村民以竹林入股,或是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形成规模经营的良好态势。该县新建镇通过打造“共富竹”产业联合体项目,竹下中药材实现年产值约1800万元,累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70余人,人均增收超过3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
打造全链条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缙云县着力提升科技兴林、机械强林水平,通过开展“林间课堂”形式,指导推广丰产抚育、病虫防治等技术,实现丰产目标。自2014年起,每年培训林农1200人次,每亩出笋量200公斤、产竹量超过1000公斤,竹林林分质量明显提升。
为提高产品品质,该县林业部门邀请专家为灵芝示范基地量身定做,制定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对土壤里的农残成分、重金属含量进行周期性采样检测,竹林里培育的灵芝产品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此外,缙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竹+药”“竹+菌”等复合经营模式,优化竹林与间作物的空间搭配,促进全县竹下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当地尝试在竹林土壤里种植黄精,竹林的竹笋和竹材产量不减,亩均产值可达到3.5万—4万元。
拓宽增收致富路
缙云县积极发展竹林碳汇,计划到2025年建成高碳储乔木林3113 亩。当地新建镇强村公司与缙云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浙江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首期4万亩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合作协议,构建起“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全链条体系。初步测算,定期管护下的4万亩竹林每年碳汇收益可达60余万元。
从卖竹子转向卖竹文化。缙云县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竹+红色革命基地”、竹文化乡村博物馆、竹隐瀑布景点、竹文化休闲服务中心等复合型竹林康养综合体,打造“红”“绿”融合研学游精品路线,发展竹林康养新业态,有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当地还以党建联建共建为载体,通过举办“线下”美食节活动、依托“丽水山耕”区域品牌和土特产直播式共富工坊,展销本地笋竹制品、中药材及灵芝孢子粉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组织12家企业参加第十六届义乌森博会,参展产品涵盖森林食品、林下药材、木本油料产品等类目,获得金奖3个、优质奖6个。
2023年以来,缙云全县建设笋竹两用林1400余亩,改扩建、提升竹林套种灵芝、黄精等中药材基地2000余亩,种植一年可连续产出两年灵芝,每亩产值可达10万—30万元,带动竹林产业成为活跃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共同富裕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
(赵希元 李朱宁)